市售體脂計(TANITA/OMRON) vs Inbody測量結果公開

bodyfat_title.jpg

近年來看一個人的體態及健康與否已經不能單憑以往使用的BMI來做為標準,首先來看一下的BMI的算法: BMI值計算公式: BMI = 體重(公斤) / 身高的平方(公尺2) ,從這個算法可以看出來,這個公式只用到了身高跟體重,但是只看身高體重其實並沒有辦法了解全貌,舉例來說假設有兩個身高160cm的女生,體重都是50公斤,但是一個體脂肪是18%,一個體脂肪是32%,就算兩個算出來的BMI是同樣的數值,

但兩個人的體態將會相差非常多!!!

一個可能有看得出來的腹肌,但一個已經是所謂的隱形肥胖(泡芙人,英文”Skinny Fat”),所以目前除了身高體重以外,體脂肪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指標,今天小編就要來使用市面上常見的體脂測量器來做一個比較。

這次會使用的器材有TANITA BF-702,歐姆龍OMRON HBF-375及InBody 230,參與測量的人有四個男生跟一個女生,大家可以看下面測出來的結果,另外測量時是在同樣的時間,用這三台去做測量,所以比較的時間點是相同的,各機台後面的百分比就是體脂率。

man_a_2.jpg

man_b_2.jpg

man_c_2.jpg

man_d.jpg

woman.jpg

 

下面是比較表格:

table1.JPG

table2.JPG

 

若是以InBody為標準,TANITA BF-702相差的總數是11.7%,而OMRON HBF-375則是6.3% (以4個男生去算,女生沒有TANITA的數值)

table3.JPG

從圖表也可以看出來OMRON差距跟Inbody都不會太大,不過TANITA這一台型號是比較舊款的,然後OMRON這台是目前市售的最新款,所以比較新的看起來數值是較準,另外OMRON量測的方式跟Inbody蠻類似,雙手都需要握著,TANITA大部分的機種都是腳踩著去量測而已,少部分較昂貴的TANITA機種也有加手握持的功能,小編總感覺多了手握著會比較準確。

Inbody是一個量體脂肪的指標,問了教練一台Inbody要價不斐,大概要20~30萬,小編上淘寶查,一台還真的頗貴,要價人民幣4萬元!!

inbody.PNG

而一般市售的體脂計大概都幾千塊,通常普通的大概2000多就有,像OMRON最新的這台售價3599,TANITA很高級的也是7千多,都不到萬元,小編這邊給大家一個建議,若是沒有體脂計的人,可以考慮去市立運動中心測量,小編這次就是去台北市中正運動中心量測,雖然量一次要200元,也不是很便宜,但是你可以先知道一個準確的數值,Inbody量完後會給一個表如下,這個表會列出你的骨骼肌重跟體脂肪重,還有各個部位的肌肉量,蠻有參考價值的,量完後教練也會幫你講解各個數值的意義,之後你可以根據你的狀況再去做飲食跟運動的調整。

IMG_5990.JPG

 

然後之後多久量一次呢?

小編建議可以考慮買一台體脂計,2~3千塊可以用很久,而且全家都可以量。即使剛剛上面看有時候一般市面上體脂計量的值會高於Inbody或有些許誤差,但只要你用同一型號量,基本上還是可以看出趨勢的,然後要買的話建議買大廠比較可以確定它的準確性,自己有一台的話比較方便,隨時想量就可以量,若是不想買體脂計,那也可以定期去量一次Inbody(數週~數月,依照個人目標及進度決定),追蹤自己的進度,或是從鏡子看自己體態的變化,當然有時候1~2%是看不太出來,買了體脂計以後記得要在一樣的條件去量,建議是在同一個時段去量,例如每天起床的時候。
後記補充:  Inbody的資訊
下面是Inbody的量測結果,這個身體組成分析表可以看到包含體重、骨骼肌重、體脂肪重的相關資訊,右上方的部位別肌肉量則是分成五大區塊去看不同區域的肌肉量,通常右手是慣用手的人,右側上半部肌肉量會較高,以本表為例,左上的肌肉量是3.0kg,右上是3.1kg,肥胖診斷的表格中,則可以看到包含BMI,體脂肪率PBF,腰臀圍比及基礎代謝率。

這邊的基礎代謝率特別有用,原因是一般算基礎代謝率只輸入年齡、性別、身高及體重去計算,但身體組成分析的這個數值,有去用你的肌肉量跟體脂率去做估算,因為肌肉消耗的熱量遠比脂肪要多很多,所以Inbody提供的基礎代謝率數值會更準確。

inbody.jpg
以上就是這次的評測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囉!

 

更多討論歡迎加入愛健身粉絲團

Facebook Comments Box